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交城 > 非遗文化

卦山庙会

 时间:2021-06-25       大    中    小      来源: 县文化局

  交城卦山庙会是每年端午节期间举办的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一年一度,千年不衰。传统卦山庙会内容主要有:初五日,家家户户悬挂菖蒲、艾草,游城墙,游“百病”,佩雄黄香囊,上寨儿,逛狐突庙,给小孩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初六日,上卦山天宁寺,成年人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圣母庙“还花花”,田家山村购小扳磨、小瓦盆、游乔总兵墓。但是庙会中并不具体提到纪念屈原,也不是佛教的什么节日,祭祀对象不明。卦山庙会产生时间大致在唐贞元(785—804)年间,以唐代卦山天宁寺有接二连三的佛教华严法会、道场活动为雏形,明代又有扩展,增入了“昭济圣母庙”民俗为主的内容。

  

  传统卦山庙会最显著的特点是纯粹的文化庙会,完全没有后世插入的物资贸易内容,保持了旧时的传统。包容了宗教信仰习俗、祭祀节庆习俗、郊游远足习俗、生殖崇拜习俗、文化娱乐习俗、饮食风味习俗等。庙会形式、内容及活动毋需谁来组织和安排,真正约定俗成,五花八门而尽善尽美,是地方优良传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荟萃和浓缩。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五花八门的文化娱乐活动,于是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郊游远足内容。

  

  卦山庙会,起源于唐代佛教华严宗道场,作为一种地方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远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与佛教寺院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的。庙会文化以庙会为依托,以庙会为载体,并作为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手段、存在形式而时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着。庙会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展现老百姓生活面貌的一个窗口,还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的缩影。

  卦山庙会传统文化味道浓郁,而极少商业气氛,庙会的形式和内涵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较多的保留了古时庙会内容方式。群众男女老少参与的热情很高,“雅俗共赏”。卦山庙会的价值在于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反映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是交城县及其周近区域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2月,交城卦山庙会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